提問者:2013-09-09 00:00
把防凍液換成水,水溫就下來了。是不是上下部循環(huán)啦。到底什么原因,急急急
防凍液--汽車最大的敵人 愛車保養(yǎng),更換防凍液是最關鍵的保養(yǎng)項目之一。您一定很重視防凍液的防凍功效,但有些關于發(fā)動機冷卻系統(tǒng)的重要事實也需要您的重視: 事實一:超過50%的發(fā)動機故障是由冷卻系統(tǒng)失效引起的。而冷卻系統(tǒng)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銹蝕導致的零部件損壞或性能降低。 事實二:每10輛車中就有7輛車的冷卻系統(tǒng)存在銹蝕,說明70%以上的防凍液是假冒偽劣產品。 事實三:必須一年四季用,夏季,發(fā)動機的故障幾率明顯高于平日,其中多數是由發(fā)動機工作溫度過高而引起的,好的防凍液必須具有良好的耐高溫性能,還要有防腐、除銹等功能。專家明確指出,夏天一定要用防凍液,水的沸點只有100攝氏度,發(fā)動機過熱會導致水箱“開鍋”,汽缸內氣體膨脹,進氣量減少,功率下降,發(fā)動機部件相互間隙縮小,潤滑油變稀,發(fā)動機部件間摩擦加劇,甚至會造成“拉缸”、“抱瓦”等不可挽回的損害。防凍液的沸點在120攝氏度以上,可以防止愛車夏季“開鍋”。 因此,對于保護冷卻系統(tǒng)至關重要的防凍液,防止冬季結冰僅僅是“基本功”,保護發(fā)動機零部件免受銹蝕侵害才是“真功夫”! 一、留意產品的冰點 選擇防凍液首先要看產品的“冰點”數值,冰點越低,產品在極端低溫環(huán)境下的防凍效果就越好。以科技含量較高的美孚防凍防銹液為例,該產品冰點達-45℃,可確保發(fā)動機在極端嚴寒的天氣下也能正常運作。 二、全面的防銹防腐蝕功能是關鍵 發(fā)動機冷卻系統(tǒng)使用了多種材料,包括鋁、銅、鐵、鋼、鋅、橡膠、塑料等,設計壽命十年以上,可不少車會出現(xiàn)滲、漏水等現(xiàn)象,這一切都是偽劣防凍液造成的,好的防凍液能對所有材料都起到全面的保護作用,杜絕此類現(xiàn)象發(fā)生。 概括來說,優(yōu)質的防凍液需要具備兩大要素:足夠低的冰點和出色的防腐防銹性能,這樣才能達到全面保護冷卻系統(tǒng)和發(fā)動機的要求,不但幫助您的愛車安全度過寒冬,更能確保您愛車的發(fā)動機長期順暢運行。 20塊錢美孚防凍液--車主最好的朋友 20塊錢4升防凍液?您可能會說這個價錢假的也買不到!其實好東西并不貴。4升美孚防凍液(正常每輛轎車用量)零售80塊錢: 第一、這是冰點達到-45攝氏度的防凍液原液,可使用50%自來水配制,一桶當兩桶用每桶40塊錢;第二、適合一年四季使用,兩年換一次每年成本只需20塊錢,還可以為您節(jié)約大量的時間,美孚宿遷沭陽泗洪泗陽唯一授權經銷商在黃河北路99號;只有為您節(jié)省金錢和時間的朋友才是真朋友!
回答者:2016-09-09 00:00
發(fā)動機打不著火的原因發(fā)動機打不著火,是汽車最常見的故障之一。打不著火有兩種情況:一種是可以聽見啟動機的起動聲,但是發(fā)動機不能起動。另一種是扭動鑰匙后,什么聲音也沒有。第一種情況是起動機工作,但發(fā)動機不工作。這種情況比較復
提問者:xlk福爾摩欣2016-09-06
家中購進新車,自然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,然而,在高興之余,您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:新車在磨合期需要保養(yǎng)嗎?我想,大多數新車主會認為不需要,而汽車美容養(yǎng)護專家的答案卻是需要,且需要很細心的保養(yǎng)。 新車磨合期,是
提問者:enterprise792013-07-03
水溫高的原因: 1.風扇V帶過松或折斷(檢查風扇皮帶) 3.冷卻溢不足(檢查水箱是否缺水) 4。檢查風扇耦合器,如果水溫高而耦合器打不開,則證明風扇耦合器已經損壞,更換之。 看你的情況應該是這四項的原因,
提問者:uavoyS2014-02-05
離合線沒問題,就換薄點的離合片,油滑撥叉.下面是我?guī)湍阍谡搲业降南M麑δ阌袔椭?假性水溫高。 通常表現(xiàn)在指示末端,即水溫表水溫指示偏高,且不穩(wěn)定。而實際上水溫并不高,長時間行駛也不開鍋。產生這種故障的多數原因跟國
提問者:maxkiller2013-01-27
汽車水溫表的一般溫度范圍是40~120℃,按照名爵MG3的水溫表劃分來看,每條標線對應的溫度分別是40℃、60℃、80℃、100℃、120℃。據以上幾位車主反映,出現(xiàn)問題的MG3 SW的電子扇在水溫表指針達到第四格以上時
提問者:zhouzhimin07982013-05-23
您好: 水溫高的原因: 1.風扇V帶過松或折斷(檢查風扇皮帶) 3.冷卻溢不足(檢查水箱是否缺水) 4。檢查風扇耦合器,如果水溫高而耦合器打不開,則證明風扇耦合器已經損壞,更換之。 看你的情況應該是這四
提問者:kai_qi02013-03-29